close

  2014 / 08 / 06

 

DSC07483

(就是不肯乖乖拍照!)

 

今天會在部落格開一個分類「主觀讀書心得」是因為

1. 我想人講出來的話,在怎麼客觀都還是難免主觀,所以乾脆就說主觀吧,畢竟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層面,我也只能救我所能體會到的儘量留下點記憶

2. 之前念了些書也寫了些文章分享,想說乾脆弄得分類好了,這樣以後我自己回頭來看,才知道我自己的心路歷程怎麼樣

3. 也是督促自己多看書,多點不同的知識累積,讓自己更豐富

 

首先在這篇要分享的第一本書是 股市大贏家

為什麼第一本會是這本書呢?

其實也沒為什麼

就只是最近剛好看完它而已

 

股市書籍百百種    但是標題部聳動就不吸引人

簡單來說    書賣不出去就賺不了錢

所以股市的書喔    標題看看就好    內容寫了些甚麼其實才是重點

問題是?    有一本書會告訴你    跟著我怎麼做100%賺錢嗎?

別 ‧ 妄 ‧ 想 ‧ 了

如同你在賭桌上賺到了錢    當你還在想要繼續賺錢時

會先告訴別人我是怎麼賺到你(台桌上其他對手)的錢嗎

所以說    如果你是想要"化繁為簡"    速成後闖蕩股海

那我想市面上沒有這樣的書    只有花錢自人為買到自己想像中的書的人與出書賺到自己想賺到的錢的人

而內容跟結果嘛    一定是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畢竟

進入公辦民營的賭場需要點入場費    出手還要收點服務費

在與賭桌台上跟芸芸眾生對賭的過程前    賭客自己就已經先扣掉這些必要成本了

而這勢必會造成    輸家一定會比贏家多

所以怎麼樣當一個贏家    當然就是盡一切努力勝過那些輸家(或是設計讓別人變成輸家)

屏除檯面下的手法不談    散戶能做的就僅僅只能是靠一切方式讓自己別中了已經設計好的陷阱而已

也就是降低失敗率    而非是朝100%賺錢

除非有人討好招刻意要輸錢給你    而你也接的到手

這樣才有可能是100%賺錢

但我想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你我這樣的散戶身上

 

這本書內容提出了作者的心得

以:知識與資訊(劍)、資金(寶石)、省思(鏡子)、不段練習(火焰)  為主軸來論述

從中我感受到的是,想要在股市賺錢就不能只是當菜籃族

你需要讓自己變的更專業

變成專業的過程就是不停的嘗試錯誤(繳學費)直到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勝利模式,然後如法炮製

這過程會經過很多心理層面的挑戰

畢竟

如果你有無限的資金    其實你不需要進到股市

如果你不是想要賺錢    其實有其他更多管道可以讓你捐錢(賠錢)

所以    基本上一定有資金的壓力

因此    長遠來看    你要找出來的操作模式不是100%賺錢

而是能夠敢賺大錢且只賠小錢

讓賺大錢的報酬足以彌補你賠小錢的損失

其實不管做甚麼事情    很難有人可以跟你保證甚麼

但只要"方向正確"    你的付出雖然不保證馬上回收    但一定不會白費

他雖然他講的是靠技術分析賺錢    但字裡行間還是不時地提到基本分析

該做的工作甚麼都沒有少

就如同工廠生產

邊做邊不停地修正SOP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為同樣的指標一旦多人採用就會失靈

 

文中有一段採自阿姆斯壯的話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不喜灣跑步,但我還是比須堅持跑步。因為不是所有對你有益的事情都會讓你感覺很好」

我想這跟學習一樣    就算你有興趣    不代表過程會都是快樂的

因為你須要走的是「邁向專業」而不是走業餘的休閒娛樂

邁向專業的過程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枯躁的基本訓練與不停地突破困境

也是有了這樣的過程    你才能在股海內提高賺錢的機會

 

另外有幾句我覺得不錯的

1. 先認清你是投資來是投機。在搞不清楚你一開始的目的是甚麼的時候,虧損時才不容易陷入自我安慰的情況而讓災情擴大。

2. 資本主義的真諦就是讓錢流向最會使用錢的人;股票投機的真諦就讓錢流向最會漲的股票。

3. 技術指標需要集體運作才能提高準確率,但心證判斷的能力還是要靠經驗來累積。

4. 投機者比須自己思考,必須遵照他推斷出來的因果關係行事,依賴自己是成功的基礎。不要學到心態懶惰的習慣,讓報紙、營業員或聰明的朋友代替你思考和證券市場有關的事情。

5. 贏家試著做;輸家坐著想。不論從事那些行業,最常阻礙我們放手一搏的原因就是因為害怕失敗(這當然需要有自我情況的考量,進賭場千萬不要賭身家)。

6. 每個行業的成功之道,都在於「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但所謂「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常常只是別人的觀點。除非盲目地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情,不然我們如何真正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因此,除非做的事情會動搖根本(這點因人而異),否則「做了,就是對的」

7. 做股票就像吃魚,要去頭去尾的吃,如果魚頭和魚尾都要吃,很容易被魚刺卡到喉嚨。

8. 如果我們老是用「今是」來否定「昨非」,那麼當下決定的事,過些時間議會成為「昨非」。

9. 我的自由不是天馬行空、漫無章法的自由,而是有紀律的自由。

10 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人常常會為了該做而未做的事情懊悔,但可分成三項 (A)我本來就沒有打定主意要去做,結果也沒做。(B)經過仔細評估不該做,我也沒有做。(C)經過仔細評估應該做,而我竟然沒做。  第三點(C)才是最該擔心的事情,因為長期多次的機會來看,方法正確遠比結果正確來的重要。

11 不能認錯者,將繼續犯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ee030 的頭像
stevenee030

stevenee030的部落格

stevenee0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