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 / 05 / 10

台灣馬拉松1

(嘿嘿~  穿上ㄚ姨幫我做的褲子,忍不住就要擺個帥氣的姿勢!)

 

上周的5/1透過前公司同事的邀請

報名參加了人生的第二個半程馬拉松

沒記錯的話    上次跑半馬的時間已經是2003年    正在念研究所的時候了

當時年輕    沒啥熱身跟伸展的概念

所以跑完之後膝蓋痛了兩周    幾乎走路跛腳了快3週

而這次年紀大了    有了正確的概念後

跑完隔兩天就可以再跑個5公里熱身了

可見

知‧識‧很‧重‧要!

年輕身體當然是本錢    但怎麼有效的燃燒

有知識跟沒知識差別就很多了

 

當然

隨著年紀的不同    路跑的心態不同

路跑帶來的體悟也不同

年輕的時候    一開始就是不停的跑    一直ㄍㄥ住    跑到真的不行了之後

就開始慢慢的把後面的路程走完

年紀大了之後    開始細心感受身體回饋給心理的訊息

一開始慢慢跑    持續的跑    不求快    但求定速

跑到快要抽筋了之後    就改成步行

邊步行邊伸展(大跨部或抬腿姿)

步行休息約一分鐘後    繼續起跑

透過這樣的方式    讓身體不致於因為逞強而導致嚴重的傷害

另外也告訴自己    我不是要跑到身體壞掉

畢竟我不是專業選手    我追求的不是絕對的時間內完成

而是要在合理的範圍內    要求自己讓自己慢慢逼近體能的邊界

並且達到運動的效果

 

年輕第一次跑半馬的時候    只知道好歡樂ㄚ    週遭還有好多啦啦隊

整個會場都可以感受到每個人的活力    還有人推著嬰兒車跑

時隔10多年    這一次跑除了感受到更多人的活力之外

還注意到不同年齡層的狀況並思考一些突然發現的生活體悟

感覺長時間的運動真的可以跟社會某些現象做結合

1. 很多年輕的選手都很有活力  但是不表示每個都可以把這樣的活力撐到最後

2. 年紀大不代表會跑的比你慢  而且說不定到最後你會發現他可能試前20%的中堅份子

3. 當你被很多年輕人超越時    並不代表你也可以超越很多老人    一切還是得講求實力

4. 當你被很多年輕人超越時    你還是會發現有更多的年輕人永遠在你後面    實力與年齡並不是一定絕對相關

5. 前幾名當然還是屬於年紀相對年輕的    但總有一天他也必須交棒    只是他應該還是可以是前面領先的中堅份子

6. 社會跟上述五點很相像    實力是一切的原則    他看似詪年紀有關    卻又不會絕對相關

    只要你的目標清楚    你都還是可以達到自己人生目標的成功

 

最後

前同事居然可以在這賽事遇到20多年不見的國小同學

人生就是這麼其妙ㄚ~~

所以當然要留影紀念一下!

台灣馬拉松2

 

時隔10多年    完賽的時間沒差多少    但身體居然可能更快復原

可見

知識可以讓你發揮你意想不到的潛能    並反省過去自己的無知    當你人生提升到下一階段的基石!

台灣馬拉松3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venee030 的頭像
stevenee030

stevenee030的部落格

stevenee0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